日本南海海沟隐藏巨型结构,规模120千米,恐将引发超级地震?

汤加火山喷发后日本火山喷发一直不断,特别是韩国媒体披露的富士山喷火口数量增加6倍的新闻让大家实在有些恐慌,鹿儿岛樱岛火山与诹访之濑岛火山频繁喷发,更是让气氛更加紧张。

而一份最新研究资料显示,日本南海海沟下发现的一个“熊野冥王岩”的巨型地质结构,恐将成为引发日本超级地震,而这个结构早在2006年就被发现了!

“熊野冥王岩”:日本未来超级地震的根源?

一篇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上的论文:“Upper-plate controls on subduction zone geometry, hydration and earthquake behaviour”(上板块对俯冲带几何形状、水化和地震行为的控制)揭露了一个惊人的答案:

2006年时在南海海沟的俯冲带内发现了一个叫做“熊野冥王岩”巨型地质结构,位于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日本边缘下方的位置,自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评估这个地质结构对日本板块的影响。

熊野冥王岩所在位置,红点处,位于和歌山县南部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LoneStar5”超级计算机,对2006年取得的地质结构进行了大量分析与重新建模,取得了这个巨型结构的三维图像,发现这个结构的直径约为43-78英里(70~126千米),位于地下3-12英里(5-20千米)处。

同时研究小组还发现,这个巨型地质结构正将构造能量转移至两侧,而这些地区正是几次大地震的震中,比如1944年和1946年,“熊野冥王岩”的两侧就发生过里氏8级以上的地震:

1944年12月7日:东南海地震,震中纪伊半岛外海,震级里氏8.1级,引起了大海啸,死亡人数:1223人

1946年12月21日:南海地震,震中纪伊半岛外海,震级里氏8.1级,引起了大海啸,死亡人数:1362人

日本海洋地球科学与技术机构的地球物理学家 Shuichi Kodaira称:

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或规模,但通过将我们的模型与监测数据相结合,我们可以开始估计近期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概率。

这将为日本公众为下一次地震做准备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

建模数据来自日本大量地震记录,以及采集数千个地震台网的数据有生成组合了一个南开俯冲带的高清模型,模型显示地壳在“熊野冥王岩”的重量下发生弯曲,并在其上方略微隆起,这不仅改变了巨型地质结构附近地壳的形状,并且还会使俯冲带中改变地下水的路径,所谓液体到达上地幔创造了一条新的路径。

据研究人员称,这也将改变可能引发地震的概率,综合因素之下,“熊野冥王岩”两侧引发地震的概率正在快速增加。

为何日本那么多地震?未来三十年大地震概率70%!

无疑这个“熊野冥王岩”实在有点吓人,而对日本地震的评估更吓人,日本多个机构都评估出未来30年内日本大地震的概率高达70%,所以大家的疑问就有一个了,为何日本会有那么多地震?

板块结合与俯冲带:日本地震与火山的主要原因

日本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东部是太平洋板块,北部是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南部则是菲律宾板块,基本就是各个板块的结合部位,大致如下图:

其各个板块的动向则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了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俯冲,形成了伊豆小笠原海沟,而菲律宾板块又像欧亚板块俯冲,形成了南海海沟:

当然不要忘记了,日本本州岛南部还有一条中央构造线,从鹿儿岛中部一直延伸到富士山脚下,与南海海沟上陆到北部横穿日本北部,富士山就在这条线附近。

日本的地震和火山带基本就是沿着海沟以及中央构造线与板块边缘分布的,据日本气象厅统计,日本国内的活火山总共有111座:

日本的直下型地震、海沟型地震,火山型地震等等,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标记在地图上又是密密麻麻的点:

日本与周边大地震震中分布图。红:M7以上、紫:M6以上和最大烈度6以上

这还是震级比较高的分布而已,6级以内的还没有标注,估计复仇者联盟见了日本都要摇头,这地质情况太复杂了,怎么拯救啊?

日本内阁府专家会议曾在2020年发布了日本海沟、千岛海沟所在的东北地区北部海域、北海道海域未来发生地震的概率,其中根室海域的M7.8~M8.5震级的概率达到了70%,规模与3・11东日本大地震同等,预计有的地区会发生30米高的海啸。

而日本各大机构对全日本地震预测,其南海海沟地震概率最高,M8~9级,其大地震概率在70~80%左右,这个概率之高令人咋舌。

日本沉没:兆岩与“熊野冥王岩”

假如看过2006版《日本沉没》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剧中有一个日本加速沉没的元凶:在俯冲带下方形成了一个尾大不掉的“兆岩”,这块“兆岩”将拖动太平洋板块快速向地幔俯冲,从而将日本大陆带向地幔深处。

现实中日本板块并不会被“带入沟里”,反而会有少许隆起,这一点都不奇怪,就像喜马拉雅山隆起一样,不过日本却不会变成喜马拉雅山,而是形成了“尾大不掉”的“熊野冥王岩”,而结果也将导致两侧地震增加,当然无论是哪种都不是什么好事。

全部评论

519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