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不提,73不说,84不讲,100岁要藏”,到底是何讲究

文 | 读书君

古人讲究“避讳”,这不仅是对皇室、达官贵族而言,对普通老百姓也亦如此。国有“国讳”,家有“家讳”,民有“民讳”。

比如当年唐高宗李治,因为他名字里的一个“治”字,而成为了皇帝的专用字,而导致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读和写,在行文当中,若遇到“治”字,只能改成其他的同义字来替换。

类似于这样的避讳,一直延续到这个皇帝死后的若干年,甚至直到这个朝代消亡后才能再次被恢复使用。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对年纪、数字是非常敏感和讲究的。正如西方人对收入、年龄、婚恋等个人隐私非常敏感一样。比如老话常说“36不提,73不说,84不讲,100岁要藏”,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避讳”的讲究呢?

01 “36不提”

人生不仅是一段历程,更是一段段的磨砺和坎坷。古人认为,每个人的人生当中,总会遇到不同的人生坎坷,尤其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

老话常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所说的,便是古人对人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一个总结概括。

与之相近的,“36不提,73不说,84不讲,100岁要藏”,也是特别强调了人生的某个年龄段的一些忌讳讲究。

我们常说“三十而立”,人到了30岁,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年龄节点。而到了36岁,按理来说,正值青壮年时期,这时的人心智和做事的能力都比较成熟,正是风华正茂,施展拳脚的时候。这时,为什么会有“36不提”的说法呢?究其原因,大抵有两点:

第一,众所周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9”这个数有着诸多的讲究。首先,它被视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

首先,在个数里面,它是最大的,为此“九”被视为至尊之数,为帝王所看中,比如“九五之尊”的九。另外,皇宫建筑,也常用九的倍数为基础修建。

此外,“九”有明九和暗九的讲究。何为明九呢?就是指直接带有“九”数字的,比如九,十九,三十九,四十九……

在古代的文化中,“九”为至阳之数,“九”最大,俗话说“九九归一”,人们很是忌惮这些,所以逢九为难关,比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所以,在这些特殊的岁数上,人们通常都会大宴宾客,祈福消灾。

何为暗九?暗九则是指如“十八、二十七、三十六、五十四岁,六十三岁,七十二岁……”这样九的倍数,被称为“暗九”。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明九不可怕,暗九大过天”,所以人们认为,暗九更加不吉利,多灾多难。

《红楼梦》第八八回中就有这样的描写:鸳鸯道: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这里的暗九,就是“大难”多灾的意思。

《红楼梦》插画

“36不提”,这里的三十六岁,就是有暗九的意思,所谓四九三十六,且加上又和“四(谐意死)”沾边,此外三十六又正好是本命年,所以就相当的不吉利了,为此应该尽量避免提及,为此古人说“36不提”。

02 “73不说,84不讲”

中国有句古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就是指这两个年龄点,是老年人的两道坎。为什么会是这两个年龄点呢?

下面,读书君说到的这两个人,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孟子,这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

而历史上,圣人孔老夫子的寿命是73岁,孟子则为84岁。古人认为,像这两位如此伟大而厉害,犹如神一般存在的圣人,会在这个年纪点上遭遇“劫难”,离开人世。那么,对普通人来说,则更需要注意了。为此,古人将这两个年龄点视为是我们人生中的两道坎,应该格外注意。

农村老人到了73岁或84岁时,通常不会实话实说,而是报多一岁,或说小一岁,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蒙混过去,以免被阎王听见了,勾走了。

03 “100岁要藏”

在古代,生产力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也比较低,人的平均寿命会比较短,50岁已经算是长寿,100岁已经算是极致的罕见高寿。为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人过寿,我们给老人的祝贺词往往少不了“长命百岁”这个词。

不过,在农村,老人们到了100岁时,往往都不会直接说100岁,而是说99岁或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

为什么要藏起来呢?因为农村有种说法,认为人的寿命是有定数的,一旦老人寿命过长,就会被老阎王认为这是从后辈那里借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后辈会因此而短命。为此,为了不让老阎王知道,老人们就会特意将年龄藏起来,不直接说出来。

另外,人们常说“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人活到了100岁了,人生就好像是走到尽头了,这听起来多少有些不吉利的意思,所以要“藏”起来,要避讳。

04 读书君说

中国是一个极为讲究文化习俗的国家,尤其是民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比较讲究。民间很多简短的俗语谚语,暗藏了诸多的文化习俗讲究。

不过,关于这句“36不提,73不说,84不讲,100岁要藏”俗语的讲究,这其中的说法,带有比较浓重的迷信色彩。当然,即便如此,很多老人还是十分相信这个。当然,抛开一些封建迷信成分不说,这其中多少也还掺杂了一些美好的愿景。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346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