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唐攻灭高句丽,跟评书里的薛仁贵征东,相差到底有多大?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

字数:8195,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高句丽作为隋唐两大帝国长达两百年的东北死敌,终于在唐高宗被攻灭。这也让高宗朝成为了唐代军事的最高峰。不过唐高宗灭亡高句丽的历史,因为被各种薛仁贵征东评书演义,往往被歪曲得一塌糊涂。本文就来说说历史上大唐攻灭高句丽的真正过程,以及薛仁贵在其中发挥的真正作用。

大唐高宗朝,唐朝版图扩展得最快最广,征战亦自然比前朝为多。唐高宗对于连串讨伐在民间所引起的不安,并非不无所知。

龙朔三年(663年)八月,他便承认因为征海东,即朝鲜半岛,颇有劳役因而下令停止36州的造船事务。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征辽时,造船的准备似乎不过由3州负责,至贞观末,剑南道亦有数州参与工作。但高宗朝单是造船便有36州的数目,可见牵涉范围大为增加,而其他方面投入远征事业的人数必比前朝更多。苏定方在显庆五年所领渡海攻百济的兵数,有作10万或13万,规模亦比前朝往高句丽的海军为大。不过高宗的诏书虽然意在减役,但仍然以为经营朝鲜半岛的战事是一场为了正义的斗争,这意味着时机成熟时,唐军会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同时,他并没有提到其他边境战事的苦役,一个原因大概是外族将领,即所谓蕃将的活跃,减轻了汉军不少沉重的负担。有统计显示,贞观八年至仪凤年间(679年)的行军中,有蕃将出动的比率高达85%。而高宗朝除了讨百济一役因为以海军作主力,似未见蕃将外,其余每仗都可说有出身游牧民族的将领。龙朔三年十月,绛州于介山和长安含元殿前的琅台阁内,据报均发现麟迹。究竟什么是麟大概没有几人清楚,但十二月二十一日,朝廷却因此下令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而且同日大赦京畿地方,犯人各降罪一等,杖罪以下者得免。不过,高宗虽然下令停建东征的船只,但朝鲜半岛上的战事并未中断。当年九月,曾经和薛仁贵一同出师铁勒的孙仁师,从朝鲜半岛传来破百济遗民和倭联军的消息;同年底,据《资治通鉴》,大唐又派出安西都护为行军总管,以伐弓月。这次的对手未知是否吐蕃,但西域出现的纷争似乎为时甚久,因为同书麟德二年(665年)闰三月的记录更记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阗。总之,唐朝要维持在四邻的领导地位,长期的外征似乎难以避免。

这种保持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优势的方针,自高宗登位,特别是稳定了权力后,虽然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大变化,但唐朝内政却由于人事的变故,有部分的更新。朝臣中的文人,有不满武将势力过盛的情形。而另外较令人熟知的,无疑是武则天从先朝后宫蜕变成当代皇后。她对高宗的影响虽然往往受到后人的红颜祸水论而夸大,但高宗在某些事情上,特别是礼仪方面,似乎颇愿意听从她的意见,封禅礼的举行便是一个最佳例子。这个在中国传统上象征统治者大业功成的仪式,虽然在隋以至唐初经过多次建议和准备,但都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经武后的提议和群臣的附和,却在乾封元年决定举行。这年春天,中央以至全国各地的主要政府官员、大唐四邻的使节,均齐集泰山行礼,场面盛大辉煌,是名副其实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事。封禅大礼亦是当时的国际性大盛会。一些平日较少遣使到大唐的国家,亦派代表参加。其中最令唐朝人瞩目的一位嘉宾,就是高句丽王子。他在前一年的十月已经到大唐,究竟这次他是应邀到大唐又或主动示好,难以深究。但大唐在多次出征后,似未对高句丽有过任何妥协或准备和平的表示。所以他的出现,不免多少令人感到意外,也可能是在众外宾中,他特别被史官提到的原因。不过如果考虑到高句丽国中的变局,高句丽王子到大唐一事,亦不难理解。一直以反唐姿态出现的高句丽大臣渊盖苏文,在麟德二年末去世,继位的是曾经在鸭绿江与契芯何力大战而最后被击败的渊男生,即中国史籍上因讳唐高祖李渊名的泉男生。或许由于与大唐交战失败的惨痛经验,泉男生主张改变先父所遗下的一套对唐策略,由反唐、疏唐改为亲唐未定。高句丽王子到大唐,可能正是高句丽新统治阶层新外交政策的一个转变表现。

不过,唐代东邻的国家有像泉男生的亲唐派,也同时有他父亲那样的反唐派,两者往往会因对大唐方针的不同而出现政争。新罗在太宗朝向大唐请兵时,太宗提出的几个不同建议,便似乎令新罗统治阶级中出现不同意见,从而成为国内朝廷政变,即所谓毗昙之乱的一个原因。泉男生时的高句丽亦似乎出现同一情形。他的政敌,就是他的两个弟弟男建、男产。泉男生的政策可能来得过于急进,加上有人在旁挑拨离间,他的两个弟弟趁他离开首都到地方出巡时,发动政变,借高句丽王命召他回京,男生恐怕遭害,未有从命。儿子被弟弟男建所杀,男生无法回京,于是率所部以国内城为基地,一边向契丹和H招兵买马,同时向大唐请援 。泉男生虽然曾经试图为大唐与高句丽的新阶段铺路,但大唐可能认为高句丽王子参加封禅礼是理所当然的。而典礼刚完,新关系未有机会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唐廷对曾力抗唐军的泉男生要求军事援助,不免多少有些犹疑。因此泉男生不得不一再派使,以达到目的。他的第一次派人因受敌方阻拦未成功,第二次派出使臣,可能威信和说服力不足,最后不得不派出儿子献诚。献诚这个名字不知是他为了到大唐而改又或由大唐人所赐,但不管如何这一招果然奏效。唐高宗以献诚为右武卫大将军,赐乘舆、马瑞锦、宝刀,派使回报。用他作为向导,即行军的地理顾问。当年六月,以契何力为安抚大使,率兵增援。

契何力是当年大破泉男生的唐将,由他领兵出援,反映了唐室方面或许依然未有完全信赖对方,因为泉男生若是诈降的话,在心理上必然较易出现胆怯之情。事实上,大唐方面并没有派出大军。当时以行军总管身份同时出师的,尚有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身为左武卫将军的薛仁贵则和左监门将军李谨行殿后或后援。唐初出兵记录中,殿后或后援的用语似乎在此役初见,亦可见大唐朝廷的小心。高侃过去有擒突厥车鼻可汗的战绩,但庞同善相信是凭父亲开国有功而得职,持军严整,并不惯于征战,以他而不是薛仁贵作前锋是一件令人稍感意外的事。薛仁贵虽然和郑仁泰均曾因讨铁勒事遭批评,但郑仁泰不久即领军往吐谷浑,可见他的能力未受忽视,所以薛仁贵按理亦可以一样领兵。看来,大唐这时仍未有意与高句丽有全面的军事冲突。九月,朝廷收到庞同善的捷报,但若说他已经和泉男生会合,或许言之过早。据泉男生的墓志,当时他的势力,有国内城等6城和人口十余万户。国内城位于鸭绿江上游,在今吉林省集安,隋代已经被视为三京之一,可见十分重要。根据过去经验,唐军要先在3个月内越过高句丽的首度防线辽水,似乎不太容易。但不管如何,这个捷报,似乎促使高宗决定把握这个难逢的机会,出动大军去讨平高句丽。十二月,大概在朝廷得到首批军队报告过高句丽形势后,高宗命令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六总管兵讨伐高句丽。这六总管分由水陆进发,陆路是辽东道的契何力、庞同善,由水路出发的则有鸭绿道的独孤卿云、积利道的郭待封,另外毕(卑)列道的刘仁愿从百济出发,而新罗的皇族金待问则回国组织从新罗发动的攻击。

为了支援这次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朝廷命令河北道诸州租税,全部拨归辽东军用,又特设粮使之职,可见高宗不惜代价而去争取胜利的决心。他起用李为主将,亦是令人注目的决定。李这年应该68岁,8年前从幸东都时曾在途中病倒,而这年行封禅礼时或许在顺道探望家人后坠马伤足,可见健康情况并不良好,并不适宜出征。不过高宗以他领军,也可说别无选择。高宗的一贯作风,是谁打胜了仗或表现良好便以谁为主将,成绩欠佳便换人。因此苏定方能有机会再领军,而且多次成功。他在龙朔初年领军攻高句丽未成功后,又曾领兵往凉州安集吐谷浑。到了高宗命将出兵高句丽的一年,已经75岁,比李更老,次年便去世,健康同样欠佳。其他的将领中,萧嗣业虽然领兵经验丰富,但不知是否因他的南朝背景以及在突厥长大的关系,长期都是率领蕃兵,少有独当一面的机会。郑仁泰曾参加过太宗的征辽,但他亦于龙朔三年去世,可见高宗实在有朝中无大将的问题。不过李挑起重任,未必全是高宗主意,亦有他个人愿意的成分。在太宗朝时,他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但20年来唐朝虽一再出兵却一直无大进展,现在对方内乱,可说是绝佳时机,不容错失。事实上,除了泉男生外,他的一个叔叔泉净土,亦曾受到泉男建兄弟的压迫,有意投奔于大唐,但由于被侄儿所阻,只好带4000多户投向大唐的盟友新罗。总之,高句丽的情势比起唐太宗时可说更加混乱,而大唐方面则比前更有决心达到征服高句丽的目标。

薛仁贵的名字虽然未记在前述的六总管中,但他既属第一批出发到高句丽的援军,无疑仍在阵中。如果这场战役以契何力率领薛仁贵等在麟德二年六月上阵时为起点,则唐军经过了两年零三个月,才攻破高句丽首都平壤;即使以李出兵时起算,也打了一年零九个月。高宗朝西突厥贺鲁反,自永徽二年至显庆三年始讨平,但当中分了好几次战役。这次征高句丽未知是否一气呵成。如果是的话,则可说是大唐开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事。虽然如此,现存的有关记录并不详尽,史料大多各有所偏,少有完整。例如唐军数目便不能过于肯定,李军渡过鸭绿江时,有兵2万人。但到了最后一仗时,契何力的传记则载传主领兵50多万先趋平壤,这50万的数目虽然没有证据认为它不可靠。但以当时大唐出兵的习惯和需要来推测,说原本是5万,因传抄出现错误,不是没有可能。高句丽方面,史载有15万兵屯守辽河流域,这个数目与太宗领兵时来救安市城的援军数目相同,或许不是巧合。不管如何,高句丽一向对大唐有所防范,故肯定是有备而战。唐军要打垮对方,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利用高句丽高层的不和,尽量分化对方,制造有利本身的条件。具体的任务,就是如何首先和泉男生接触与合军。在这件事上,薛仁贵可说立了一功。以庞同善和高侃为首的唐兵至新城后,泉男建夜袭唐营、薛仁贵曾出兵赴救,本传载他杀了数百人。事实或是如此,但整体来说双方似仍未分胜负。当时高侃所领一军进至金山,或因攻新城不下而转移目标,不论如何,作战又不利,被高句丽兵追击北退。但薛仁贵再次大显威风,引兵从横截击,把敌军截断为两部分。除了《新唐书》的传记作5000人外,多数记录都载他杀了5万多人,似乎颇有夸张,但大胜则不必怀疑。他所领的唐军乘胜追击,又取得南苏、木底和苍岩等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合。如果事情单见于薛仁贵本传,我们不能不怀疑它是否是另一个以偏概全的例子。但泉男生的墓志又记同事,而且除原来所据的国内等六城外,又提到木底等三城。这三座城降唐究竟是由于泉男生的影响又或薛仁贵的功劳殊难决定,但按当时形势推测,或许与二人均有关。契何力的本传亦记他奋力破南苏城,斩首万余级,不过之后却和薛仁贵分道扬镳。由此看来,任何一种记录所记都只是部分事实。三城必然与唐军有过一段攻防战,最后居民一方面慑于唐军之势,加上泉男生从中推动,终于降唐。尽管如是,泉男生之归唐,薛仁贵仍应记一功。他的传记还特别指出,高宗为表扬他的功劳,曾手写敕书,内容是:“金山大阵,凶党实繁,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业,全此令名也。”可见勇仍是他的本色。对于一个年过50的将领来说,不能不说相当难得。

薛仁贵与契芯何力虽然颇有胜利,但唐军在李指挥下所订的第一军事目标新城,仍未到手。这次跟过去隋唐两次征辽主要以辽东城为目标不同,个中原因,可能是辽东城在太宗朝后,依然为大唐所占据。不过李的新战略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唐军取得新城,是乾封二年(667年)九月,换言之,这一仗打了半年,史书只简单地记载了过程。唐军和过去一样,在城西南占得高地,用《旧唐书・高丽传》的说法,是“且攻且守,城中窘迫,数有降者”,总之是一场拉锯战。最后唐军硬攻不成,反间计却收效,由城内的人将守城将领缚起,交给唐军,战事于是宣告结束。这时又值秋冬之际,天气寒冷,但唐军,起码李所领一军没有退兵迹象。一如既往,他仍然亲居最前线。新城破后,他以契何力驻守,自己却领兵继续前进。他的这个决定或与他曾约了新罗军九月在平壤会合有关,故相信行军与原定计划相差极远。不过高句丽失去重镇新城,军心民心似乎开始动摇。李随后先取得16城,其他30城均自动投降。次年,即总章元年(668年)元月,朝廷又派出在百济平定遗民运动多有经验的刘仁轨领兵,从水路加援。唐军进攻的形势这时亦开始变得复杂,分攻数路:主军由李带领,另外又有海军及从南向北攻的新罗陆军,矛头直指平壤。李应该早对薛仁贵的勇敢有认识,他这时把本居后援的薛仁贵调到最前线,二人并肩作战,这次的目标是扶余城。薛仁贵本传把事情经过,写成另一幕以寡敌众的战事:他只带了2000人在各将军的反对下,身先士卒,独战敌阵,杀万余人后便把城池拿下来。薛仁贵必然在破城一役中有大功。但这个描述,特别是因提及主将李名字,易令人觉得带有夸大的成分。扶余城是高句丽另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过去高句丽所建长城东北端,即以扶余为起点。而高句丽泉男建军在失去此城前20多日,曾派5万人加强防卫,与李军遇于名为薛贺水的地方,两军发生一次大战,唐军据报斩首5000余,获3万人。这一仗薛仁贵不知是否曾参加。目前大多记录,均把薛贺水之战与破扶余城事先后倒序。从地理上看,薛贺水似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东的赵家沟,亦即在鸭绿江下游,而鸭绿江上游属泉男生势力范围,故泉男建军大概先由平壤至鸭绿江下游的薛贺水,但在当地与李军相遇。如果薛仁贵后来真的只带二三千人成功取城,或许正可能是因敌军早在由李铝炀难厮徽剑淮虻闷吡惆寺湮炊ā

薛仁贵本传又谓扶余城破后,所谓扶余州地方的三四十城纷纷降唐,这亦不可能为薛仁贵一个人的功劳。究竟所谓扶余州地方有没有三四十城,亦是个疑问。《旧唐书》薛传载,薛仁贵三征高句丽的下一阶段,是“并海略地、与李大会军于平壤城”。主张这数十州包括扶余城至平壤中的一段路,是一个可以接纳的解释。不管引文中“会军”是否应作“军会”,薛仁贵或许已经可以独当一面领军。但这数十州相信不是大型而只是小型军事堡垒,因为唐军下一个大型军事目标,是位于鸭绿江口不远的大行城。之前的贞观二十二年,薛万彻所率的海军,曾以大行城为第一目标。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在鸭绿江登陆会比在平壤附近登陆安全,可以为陆军补给中继站;另一方面是海军在陆军未到平壤时,亦可以像李在薛贺水战胜泉男建军一仗所示,截击平壤所发的援军。《薛仁贵征东》的小说中,有部分提到唐太宗被困凤凰城,得薛仁贵相救。凤凰城也算属于鸭绿江下游地区,唐名乌骨城,位于大行城西方,同样是个要塞。唐太宗的将领虽曾一度建议先攻乌骨城,但他未有赞同,所以他实在未曾到过凤凰城。唐军这次在李领导下只攻大行城,或许早就攻下了乌骨城。唐军花了多少时间攻破大行城史未明载,但在渡鸭绿江时确曾遇到不少困难。原来由郭待封所率海军在运粮时因船破失期,为了通知主帅李而不被敌人识破,于是将消息巧妙地用离合诗表现出来。据本传,李是个地主出身,家多僮仆,相当富有,但却似乎未有读多少书,有亦不喜欢离合诗这种玩意。他看不懂之下,老羞成怒,几乎把使人处死,幸而得军中通事舍人元万顷为他释义,始了解内容。元万顷大概因此得到李信任,受命作讨高句丽檄,在文中他竟然讽刺对方守鸭绿江。泉男建收到檄文后,连忙加紧鸭绿江防卫,而元万顷后来被高宗流放。郭待封用新方法传达军事情报的事,反映了离合诗在文人中的流行,而元万顷在无意中泄露已方重视鸭绿江,亦可见到新一代的文人对兵法认识不深,似乎不再是文武双全了。

战事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唐军攻取大行城后,又取得另一座辱夷城,但地点不详。唐军攻拔扶余城事,在当年二月,破平壤事在九月,这场攻城战花了一个多月。换言之,唐军开始攻平壤当在七月左右,而为了渡鸭绿江,可能用了两三个月。另一方面,从百济方面出军的刘仁愿在八月因赶不及军期而被革职兼流放。正因此,在朝廷的高宗亦心急了。泉男生在和唐军会合后,在乾封二年一度到朝廷,被封为辽东大都督、上柱国、玄菊郡开国公。高宗把他也调到前线作为向导,即军事顾问,希望利用他对当地情形的了解以发挥唐军的攻击力。未知是否这个亡羊补牢措施的效力,唐军只花了个把月便攻下平壤。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高句丽统治层中再次有不同意见:曾经派王子到唐的高句丽王,是否一开始即愿意真心倾向泉男建一方,本来便不清楚,现在则主张投降。值得注意的是,他这次和泉男生的弟弟一起,带同98位将领和官员出降。仍然坚持抗唐的,只有与乃父性格上又或对唐方针上最接近的泉男建。但男建实在与当时高句丽的人心乖离,他把军事重责交托给僧人信诚,但信诚却人不如名,自行为唐内应,开门纳唐军。男建自杀不遂,最后为唐军俘虏。

隋唐帝国经过近四分之三世纪,终于达成征服高句丽的愿望。总章一役后,唐高宗封高句丽王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

另外,战时到前线视察军情的贾言忠,在向高宗述职的报告中,只形容薛仁贵一人为勇冠三军。而高句丽灭后薛仁贵除了升职为右威卫大将军外,又被任命为检校安东都护。不过首席人选亦非如史籍所载是他,他的任职不过是为填补首任者魏哲突然死亡所出现的空缺。魏哲的官历和薛仁贵不无相同之处:他同样饱读诗书,而且一任官便当起国子博士,亦即官学的老师,但后来亦投笔从戎。贞观十六年,他任北门长上,后来又参加征高句丽,但至贞观二十年始任游击将军、果毅都尉;高宗朝时,他在显庆四年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在麟德元年始迁左骁骑中郎将和右监门、左武卫将军;征高句丽一役,他是辽东道行军总管。目前各种版本记他在乾封二年诏加上柱国,仍检校安东都护,二年当是三年之误。他在次年三月十六日在“府第”去世,未知是否指安东都护的官邸。正史中未见他名字,或许是他在征战中未有特别出众表现之故。唐室命他为刚成立的安东都护首任长官的理由,并不清楚。但他征辽的经验,无疑有助他登上此职。不过是他在任不久去世,便由薛仁贵接任。

薛仁贵正式的职位是检校安东都护,同时又升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他的征辽经验可说较魏哲更丰富,但在行政方面却一片空白。高宗和其他决策者,可能希望借他的战绩与威望使唐在高句丽的统治能够顺利,不再出现百济亡后唐军所遇到的反抗 。但都护长官不是一件易为的差事。两《唐书》薛仁贵本传记唐军胜利后,一起留在高句丽的尚有刘仁轨,但后者在次年即以疾病理由请辞,高句丽的管治任务于是全落在薛仁贵手中。旧传记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政绩云:“移理新城,抚恤孤老,有干能者,随才任使,忠孝节义,咸加旌表,高句丽士众,莫不欣然慕化。”这种公式化的记载,在什么程度上反映实况,不易断定。但薛传所记,显非全部属实。总章二年(669年)五月,唐将近3万高句丽户,加上车马牲畜移人内地。唐破四邻各外族例如百济后均曾移民,但如此规模并不多见,这部分自是与高句丽人口较多有关,但同时亦显示了唐在高句丽的统治上遭遇困难。事实上,两个月前,高句丽贵族安胜曾率4000余户投新罗。同年八月,高宗放弃西巡部分原因,是“高丽新平,余寇尚多”。反唐运动,亦于次年初在钳牟岑的领导下展开,这正是唐室列辽东地州县的时候。近人在东北地区有见薛仁贵祠坛碑,又有薛礼庙;而现今仍存留的传说中,又包括他曾修一高丽城,但不管这些可否视为薛仁贵的政绩,也不论他曾否“抚恤孤老”,高句丽人未有“欣然慕化”一点,却是无容争论的。

唐室本来的计划,似乎是由薛仁贵和刘仁轨一文一武共同治理高句丽。薛仁贵没有行政经验,刘仁轨离去,局面更难应付,故薛仁贵未能有效地管治高句丽并不为奇。他亦未有充分机会去表现本身可能有的治能。不过,灭高句丽之役却无疑使薛仁贵的军旅生涯推至近乎顶峰。唐初能从大将军的职位再上一级的并不多见,贞观朝侯君集和李曾先后为兵部尚书,高宗朝的兵部尚书唐临、任雅相、姜恪,真能用兵的却似乎不多 。高宗喜欢升迁刚得到胜利的将军,薛仁贵若能把握下次机会,不无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但位高势危,侯君集的结局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看薛仁贵后来的行径,虽有大非川之败和被流放象州,但最后也算是得以善终。

参考资料:

《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国军事史・唐朝》

《三国史记》《唐高宗传》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文定,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387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