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沙俄发动三次贸易战,乾隆不费一兵一卒,便使对手屈服

近年,我们常常听到“中美贸易战”这个词及其相关新闻,近期更扩大到“欧俄贸易战”、“美俄贸易战”等;但凡有个“战”字,总是双方或多方关系不佳,或有利益冲突,或之间存在不平等,遂以将对方的贸易作为打击对象或破坏对方经济作为战争手段,而不用实枪实弹,不见硝烟弥漫,似乎对民众的伤害较小。

其实,“贸易战”作为惩罚对手的方法并非近代才出现。在历史上,“贸易战”是一种战争手段,旨在透过有关限制或制裁来打击对方的经济。到现时,“贸易战”已被广义地形容为,世界贸易过程中,不同国家透过加征关税,从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施加压力。

“贸易战”在中国古代亦多次发生,其中较为着名的为清乾隆时期,先后对沙俄发动三次“贸易战”,清廷不费一兵一卒,便令对方屈服

这系列贸易战要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说起,这年清廷与俄国签订《恰克图条约》,规定双方在恰克图地区开辟贸易点通商互市。自此,恰克图成为中俄贸易枢纽,繁荣得令西方人称之为“沙漠威尼斯”,但35年后,中俄就爆发了首次贸易战。

1750年代,清朝与俄国的关系非常差,主因清廷不满俄方收留中国的逃亡者,又拒绝交出准噶尔叛军头目阿睦尔撒纳,另外,俄国还强行要求“假道”黑龙江运粮。公元1761年,俄国又违反双方协定,而向中国商人征税。清廷在交涉无果后,乾隆下令断绝与俄国贸易往来,严禁走私活动。

乾隆处理这事非常认真,当时,清廷库伦办事大臣丑达等,正在恰克图私自贸易,乾隆闻讯后将他就地正法,以儆效尤。贸易战最终产生成效,据俄国海关统计,1762年双方交易额达到108万卢布,而1766年则降到了4.4万卢布,俄国损失惨重,国库收入锐减。

贸易战历时六年,俄国最终屈服,只好与清廷谈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补充条款》。但十年后,中俄再度爆发贸易战。公元1778 年,一名俄商走私马匹,结果被清兵擒获。清廷立即派人通知俄国,但俄国官方态度傲慢,拒不审理犯人。

就在此时,俄国商人还趁机捞了一笔,中国商人损失惨重。之后,乾隆又听闻发生有数千人进入俄境的传闻,于是再次命令关闭恰克图互市。这次,俄国方面汲取了上次教训,立刻撤换及处理相关官员及负责人,因此这次停市时间较短,只有不到两年。

到了1784 年,两国爆发第三次贸易战。事缘有俄国人潜入清朝境内,抢劫中国商人。清廷要求俄国按照《恰克图条约补充条款》审理此案,将犯人“在该犯所属国之一的边境当众杀头”,“被窃之物,按其价值罚取10倍”。但俄国只将犯人罚款、鞭笞后流放,引起清廷不满,为了迫使俄国遵守条约,乾隆第三次下令禁止一切对俄贸易。

据了解,俄国当时与清朝的贸易,占其亚洲贸易总额将近七成。今次贸易战,俄国在坚持八年后,终于承受不了巨大损失,不得不与清廷谈判,结果,俄国完全接受清廷的要求,双方签订了《恰克图市约》,纷争得到解决。

381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