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捷报频传,太平军战斗力为何会由强转弱?

趁金田起义成功而声威大振的太平军,早期作战频传捷报,可谓无往不利,当时清朝掌有绝对控制权,而太平军仅在两广地区拥有部分势力,两军体量差距巨大。但建国之后的太平军却节节败退,甚至呈现“断崖式”下降的现象。原因何在?

普遍认为,情况与太平天国后期沉迷享乐,忘记当初斗争精神及造反勇气,导致最后失败。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何太平军一般士兵战斗力也呈现“断崖式”下降的现象,更不能解释为何后来他们连湘军这种民兵组织都打不过。

所以,我们要看下太平军的士兵的来源。太平天国起义早期,兵员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及湖南的农民。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尚武,故而太平军战斗力强劲,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清方说法支持了这点:“况真贼皆粤人,今到湖湘,都成亡命。自粤西至武昌,离乡既远,退有重兵,无可逃散,其势不得不直前。”

清代文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载:“江苏人尚文学,习武者少,然武科不能废,当岁试之年,辄搜罗充数,往往不及额而止。”当地连有功名的“武状元”,在江南民间不受欢迎,可见当地鄙武之风。至于富甲一方的浙江省归安县的双林镇,从来不缺钱,但当时为防太平军,当地花巨资招募团练,但他们闻听太平军将至纷纷四散溃败,不堪一击。这几乎是当时江南各地普遍现象。换言之,在富庶的江南,提供了充足的饷源,但不足以提供合格兵士。

至于先天不足,后天能否弥补?太平军训练与纪律却松散。因为太平军吸纳民众入伍时,来者不拒,连体弱者也不放过。这些人良莠不齐,据了解,有些人参军动机只为混口饭吃,一旦条件不如意,就逃走或投降。

事实上,早期太平军的军纪极好。湘军的曾国藩就说过:“粤匪(指太平军)初兴,粗有条理,颇能禁止奸淫,以安裹胁之众;听民耕种,以安占据之县。”但问题在于,为数不多的“老兄弟”短时间内没有、也不可能将大量新兵训练得井井有条,导致太平军起义之初严格禁止残害百姓的情况,最终也出现了。

清方记载,残害百姓者:“大抵以湘、鄂、皖、赣等籍人,先充官军,或流氓地痞,裹附于贼。或战败而降贼军……其真正粤贼,则反觉慈祥恺悌,转不若是其残忍也”江南一般百姓对太平军也劣评如潮,这支为数达百万的军队,成了“无纪律”、“失民心”、“兵心散”、“习于骄佚”的乌合之众。1862年雨花台大战时,清军就发现“忠逆(李秀成部太平军)一股并不凶悍”,“尤不耐苦战”。战场上甚至出现了在太平军头目下令攻击时,士卒竟“不敢进,只在长壕外扬旗呐喊”。

太平军去到晚期,1863年,当苏州城陷入危机时,据清代苏州名绅谢家福编著《猿吩兀骸霸簦ㄊ爻堑奶骄├в谧优癫咭讶兀崭叻狡穑剖撑逃危薷炊分尽泵康弊髡矫钕麓铮骄坑搿案九鹩谇蓿唤ひ跃疲蕴⑵拢映龀俏吠尽保且话芫蟆

339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