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老疙瘩一手建立的东北军最后结局如何?

东北军,前身也叫奉军,是由军阀张作霖建立。兵力强盛,为保家卫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群龙无首,只落得分化瓦解的结局

为什么威名赫赫的东北军会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且听我细细道来。

1、东北军的来历

张作霖个头不大,但隐忍有魄力,从一个小小的保安队长开始,竟然做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成为了东北当之无愧的霸王。之后他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打造出了一只装备精良,作风剽悍的军队,被称为奉军

奉军有多强呢?不妨先从他的人数讲起,在巅峰时期,奉军人数在三十万以上,还拥有着规模可观的海空军数量,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最鼎盛的军力之一。

再说奉军的装备,众所周知,配了好枪的部队才能真正打好仗,而奉军当时个个汉子肩上挑的都是好家伙,枪炮质量水平和当时的日军不相上下。

不仅是枪炮,奉军还有着数量不少的坦克飞机和战舰。例如海军,有着将近三十艘的各类型战舰,全国其他部队的吨位加起来还不到它们的一半。

靠着奉军,张作霖击败一众强敌,入驻北京,自命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行大总统职责,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但之后因为不配合日本人,张作霖于一九二八年被日军行刺遇害,由其子张学良继任奉军统帅。

2、西安事变

张学良与他父亲张作霖并不一样,他书读得多,一股书生气,如果从事政坛或者文坛,说不定是一颗新星,但是在行军打仗方面就缺少了他父亲那样的一种虎气,少了一份雄心壮志。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他选择了归顺蒋介石的国民党,奉军也因此被改编为国民党的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虽然归了国民党,但东北军实际还是在张学良的统辖之下。

之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下令东北军退入关内保存实力。张学良迫于蒋介石的压力,也出于对日本军的恐惧,选择了退走。这一走就给他带来了几乎是千夫所指的境地,无数国人捶足痛骂张学良,称他是卖国贼。

一番痛骂下,张学良幡然醒悟,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因此他秘密会见了周恩来等人,进行了联合抗日救国会谈。

在国家和民族大义的驱使下,张学良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于一九三六年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劝说蒋介石无果的情况下,武装胁迫蒋介石答应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虽然最后达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的合作,但是蒋介石也因此失去了对张学良的信任,不久之后便找了理由将张学良软禁。

3、群龙无首后的东北军

张学良被解职,二十万的东北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一时间军内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样不同的声音。主战派想的是与国民党就此决裂,发动兵变救回张学良。而主和派想要的是和蒋介石讲和,等他放回张学良。

最后主战派发动了兵变,杀死了主和派领导者之一的王以哲,脱离了蒋介石的控制,之后依旧站在了抗日的战场上,为解救民族大业抛头颅洒热血。而剩下的大部分东北军都选择了继续效忠蒋介石。

但蒋介石已经看明白了,东北军不是姓蒋,而是姓张。既然这股力量无法得到,那就要让它消亡。为了预防东北军再次叛变,蒋介石选择了让它分崩离析。

他把东北军编成了五个军:51军、53军、57军、49军、67军,并全部投于不同的战场,让他们无法汇集到一起。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他们屡屡充当抗日战场上的先锋部队,伤亡惨重。随着不断的增加新鲜血液,东北军被稀释了很多,不再那么纯粹。

有些有见识的东北将领看到了这一点,知道蒋介石是在拿他们当炮灰使,便愤然起义,投入了八路军的怀抱,披上另一种战袍踏上抗日战场。

1945年,张学思(张学良弟弟)等残余的东北将领率兵挺进了东北,终于实现了所有东北人的愿望――回家。

因为抗日战场上的伤亡惨重,加上归顺了不同的党派,东北军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该忘记这支有血性的队伍,他们为了解放中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们舍生忘死的使命担当,值得被每一位中国人所铭记。

649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