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宠臣和珅富可敌国,而其财富从何而来?...
俗语话:“伴君如伴虎”,但能够善解“天意”,揣摩皇帝心思,做起来乖巧而又得体的,最著名就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不少人都知他贪污、克扣军饷、卖官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他富可敌国,究竟他如何累积财富?
和珅个人收入超过国家财政收入。清代史料笔记《庸庵笔记》记载了查抄和珅家产清单,和珅的全部财产分为109号,其中26号经估价值23890万两。据此推算,未估计的83号约值银8亿两有多。当时,清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为六、七千万两白银,而和珅的个人财产足抵整个清王朝15年的财政收入。《清朝野史大观》中则指,和珅的家产“值八百兆两有奇。政府岁入才七八千万两,而和珅以二十年之宰相,其所著当一国二十年岁之半额而强。”那么他的财富从何而来?
其实,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要职,连英特使马戛尔尼也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地位。乾隆对他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他的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成皇亲国戚,也大权在握。随着权力成长,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大贪污集团,而和珅在金字塔的顶端。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和珅连任崇文门税关监督,这一个被视为“皇家的提款机”的肥肥职位,随着和珅权势越强,他能安排高官或皇族亲信直接管理。而这些税收没有收到户部,而是收到内务府。除了被视为“天子北库”崇文门税关,就连粤海关的“天子南库”,两条本为国家的财路,都握在和珅手中。
和珅贪污舞弊,但乾隆却处处偏坦。事实上,乾隆花钱甚多,但他也能不动国库之下仍能花钱,都多靠和珅的工夫。自从和珅成为户部尚书兼内务府大臣,内务府还有田庄和钱庄,都由和珅经营管理。他将户部职能搬到内务府,将国家财政收入搬到皇室,当穿梭于户部与内务府间,就能腾出不少钱财,落入自己袋。乾隆花钱,钱从何来从不过问,更令和珅有更多空间。比如万岁寿诞,和珅就发起“奉献银”,表示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都要“奉献”;还有一些经常项目如“折罪银”,用银两来赎罪,这些财源也不断流入内务府。
这些即使乾隆禅让帝位于嘉庆后,继续只眼开只眼闭。以嘉庆帝、监察御史钱沣、大学士刘墉、翰林院编修范衷、军机大臣王杰、户部尚书董诰、礼部侍郎朱圭为代表的朝中清议力量,曾多次弹劾和珅,但和珅在乾隆的袒护下,最终都能化险为夷。到了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仅仅五日之后,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
和珅除了贪污敛财,其实据抄家的记录,有更多财富是违法工商经营所得(清代规定旗人不得经商,和坤利用内务府包衣奴才藉公务之便以皇室之名,借势巧取豪夺。虽说经商,在大清律下仍是贪渎)。由他开设的当铺有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全国拥有千百万顷的土地以及数百处房产。
和珅聚敛的财富,包括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个人财产超过清廷十五年财政收入总和。他是18世纪的世界首富,超越同时期的“国际金融之父”,德国犹太人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Amschel Rothschild),此外,和珅还在2001年,被美国《华尔街日报》选出,成为史上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