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慈禧宠爱的晚清才女 “德龄公主”,其实不是公主...
慈禧太后身边有一位大红人、女侍官,更是光绪帝的英语和钢琴老师,她便是后来成为美籍华人女作家的“德龄主公”。
“德龄主公”为满州正白旗人,本名叫裕德龄,生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是晚清外交官裕庚的女儿。不过,她并不是爱新觉罗宗室公主。公主的名号,是取自她后来移居美国后,以笔名“德龄公主”(PrincessDerling)出版了一系列书籍,诸如《金凤》、《莲花瓣》、《慈禧御苑外史》、《光绪泣血记》、《皇室烟云》、《紫禁城两年》、《童年回忆录》等,而流传开来。
裕德龄一共有兄妹五人,她排行第三,曾与妹妹容龄一起被“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Isadora Duncan 1877-1927 )免费收为弟子,学了三年舞蹈。其妹容龄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芭蕾舞演员。
德龄出生于武昌,母亲是法国人。1895年,父亲任出使日本特命全权大臣三年,后又任驻法公使三年。随父亲在日本生活期间,德龄更深受日本皇后的喜爱,经常被皇后带在身边。这些独一无二的所见所闻,让她见识了不少的新鲜事物,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亦因此掌握了多个国家的语言。
1902年冬,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北京,在庆亲王的引荐下,与妹妹容龄一起进宫,成为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慈禧太后在政治上抗拒西化,“身体却很诚实”,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喷香水、吃甜点、甚至拍相片。在当时,拍照被指是一件能摄取人魂魄的妖术,但慈禧偏偏不信邪。
姐妹俩成了慈禧太后的御前贴身女官,主要职责是把多年在国外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说给慈禧听。有时候外国使臣夫人入宫觐见慈禧,德龄便在一旁充当翻译。
除了慈禧的御用女官,德龄在皇宫,还有另一项工作,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十分热爱音乐,而且对西方的钢琴非常感兴趣,所以经常让德龄教他弹钢琴。除此之外,光绪皇帝也向德龄学英文。根据德龄的记载,光绪皇帝十分聪明,每天一小时的英文课,没过多久他就能默写英语小短文了。
虽然德龄一直很受宠爱,但是在宫里生活非常艰难,精神压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她看清了紫禁城围墙中尔虞我诈、阴险诡谲的一面,让她感到窒息。1905年3月,其父裕庚在上海病重,德龄借故出宫,12月,裕庚病故,德龄便以行“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
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后改做报馆记者)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了美国,从此走上了用英文写作的道路。
德龄之所以被称为“公主”,缘于她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紫禁城两年》,当时她是用英文写成的,于1911年清王朝终结时出版,署名是为“PrincessDerling”,因此便冠以“公主”名号。书一出版,就立即引起西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据说,晚清怪才辜鸿铭还欣然为之撰写过英文书评,大为赞赏。
她出版的书籍,大多是记录了皇宫内生活实情,包括清宫规矩、清宫习惯等,以至慈禧太后真实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虽然这些书中或许有部分内容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对历史学家来说,却依然是非常珍贵的材料。
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另一说是在美国加州)死于车祸,享年58岁,当时重庆中央通讯社还专门为此发过一条电讯,其标题即为《德龄公主撞车身死》。可见其“公主”之身份早已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