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赢得了二战,那该怎么办?...
如果历史在任何一个转折点上稍有转变,那么希特勒完全有可能实现他征服欧洲的梦想。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在一本书中,历史学家温伯格 Gerhard L.Weinberg(《权威》的作者)遵循了主要国家首脑们留下的关于各自所设想的战后世界的有趣线索,使 1945 年后的世界秩序几乎成为现实。毫不奇怪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就是希特勒。在他看来,二战胜利的后果,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接着是第四次世界大战等等,直到德国征服了整个地球。
在欧洲取得最初的胜利后,希特勒会直接吞并他认为适合的北欧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以及瑞士的德语区。波兰伪政府将一直延伸到前苏联的东经 70 度——比整个俄罗斯帝国的一半还要多一点,而整个地区都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耗奴隶劳动力的地方。日本将(暂时)接收其余的苏联。
墨索尼里除了希特勒打算保留对法国和大不列颠(以及爱尔兰)的控制,并将西班牙和葡萄牙转变为附属国外,将被允许取得与罗马帝国相近的土地。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他希望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失去的殖民地,并从战败的欧洲列强手中夺取剩余的殖民地。
因为南非白人是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很像希特勒,所以他期待着一个支持纳粹党的南非。不用说,纳粹企图在他们控制的每一个地区消灭犹太人和其他 “亚人类”。但是,他们也打算消除基督教,并采取一夫多妻制的国家政策,从而使足够多的德国妇女怀孕,以防止人口的减少。
希特勒显然把他的主要盟友意大利和日本看作是很方便的伙伴。作为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可能会被允许永久性地建立新的帝国,但日本在完成了征服中国、苏联东部、东南亚、大洋洲和中太平洋的工作之后,最终将依次被征服——尽管只有在美国被摧毁之后,最后一个摆脱轴心国控制的大国才会被征服。
温伯格只看到了德国打算如何处理最后一个问题——消灭美国的最模糊的计划。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似乎是,希特勒一直低估美国人口为 “混血族”,无法对雅利安人的军事威力构成严重威胁,而且随时可能从内部崩溃。直到 1944 年秋天,希特勒仍然认为英国是他在西方最危险的敌人,尽管那时美国不仅在欧洲战场上贡献了最多的人力,而且还贡献了最多的坦克、飞机和大炮。
事实上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军事援助已经支撑起了所有与轴心国作战的国家军事力量。希特勒对这个问题的忽视,不仅突出了种族主义在他的世界观中占主导地位的程度,而且也突出了他的极大的无知。
希特勒最初的欧洲战略,明智地要求在推翻苏联之前,完成对西欧的征服——直到 1941 年 6 月纳粹入侵前,苏联一直坚持与德国的互不侵犯条约。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德国军队的不可割裂的力量,就会落到俄罗斯的头上,希特勒设想的从爱尔兰到乌拉尔的德国统治下的欧洲,很可能已经实现了。
但希特勒的大战略——分期占领世界其他地区,会遇到一个希特勒似乎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希特勒认为,日本人将被迫继续与中国和美国交战,直到日本被吞噬掉。然而,日本帝国清楚地知道,它与纳粹德国的合作是暂时的,尤其是考虑到纳粹主义赖以存在的种族主义。 (希特勒也许会把日本人称为 “雅利安人的荣誉”,但这个词本身就暴露了联盟在意识形态上的尴尬。)
在新的形势下,意大利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三大国,实际上是站在同盟国的一边参加了那场战争,而且在二战中也会改变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年后,美国和西德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伙伴。
因此,早在纳粹德国能够实现其征服世界的最终目的之前,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面对这种明显的、巨大的和不可调和的威胁时,肯定会把他们的分歧放在一边。这样的结果至少会给美国在南亚和东亚提供立足点,而德国也不太可能获得在浩瀚的大西洋上部署军队的能力,更不用说在太平洋上了。
它能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建立一支像名义上那样的跨大西洋轰炸机舰队(顺便说一句,它的设计理念似乎是单程旅行,其高潮不是传统的轰炸,而是撞上纽约市的摩天大楼)。
美国将以绝对非名义的 B-36轰炸机 “和平缔造者”作为回应,这是第一架洲际轰炸机,旨在从加拿大东北部的基地袭击柏林。 B-36 型轰炸机于 1941 年开始研制,当时希特勒似乎真的可以统治整个欧洲。 1946 年,第一架原型机开始飞行,两年后,这架巨大的六引擎轰炸机开始服役。到 1948 年,美国拥有 50 多枚原子弹。 (考虑到德国的核项目有多落后,人们非常怀疑到那个时候的德国,是否已经获得了核武器。)然后,“混血儿赛跑”就会使希特勒的 “优等生”在蘑菇云下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