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丰臣秀吉不在日本一统天下,却选择发兵西征朝鲜?...
丰臣秀吉好好的在日本一统天下,却不知又生出什么个心眼,竟然会发兵海外,西征朝鲜,当然有这种的结果就有它必然的原因,当时的丰臣秀吉一统天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一时间江湖上的刀把子忽然失去了杀伐的战场跟着就纷纷地失业了,为此拓展海外战场,让这些大量的武士阶层能发挥余热,此或许为丰臣秀吉武力征韩的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这位秀吉兄性极大方,封赏属下向不手软,对他周边功臣大名们动则就有百万石的封赏,这是他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最不同之处,家康就不提了,完全就没有当老大的气度,封赏更是小气,有一位忍者出身的大名服部半藏,其出身虽不咋地,但为家康卖命一生,由他父亲开始全家族就为德川家康服务,包括从本能寺之变后保著家康逃回三河,服部半藏率领他的忍者大队建功立业,而家康一统扶桑之后对他的封赏也仅仅是八千石。
总之一句话就是丰臣秀吉为封赏属下极宽厚,看看土地已不够分配了,这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颁发“战士授田证”,将朝鲜的土地分封给属下各大名,于是为了要征韩,便又编派出一些宏论来支持他的征韩行动,除了在古书中找寻理论支持外,同时也顺着老主子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的口号顺势加以发挥,并老盯着荷兰人贡献来的地球仪看着,比划比划著就推演出一套入韩、侵华、进军印度支那、雄霸亚洲的一套理论。
还有硬件方面日本也是有所需求的,丰臣秀吉极痴迷于茶道,而茶具一直以来都是以中国瓷器为主,千利休虽推行由日本陶匠手工制作的黑乐茶碗,质感漆黑坚硬朴素,但制作仍嫌粗陋,如以今日哈日族的眼光来看,虽然俭朴中自有韵致,但是在当时这种土窑烧制出来的东西实在难与这位统一日本的“征夷大将军”的身份匹配。
当时的大名们能有几只中国的舶来瓷已足傲人,即使是邻国朝鲜的瓷制茶具亦是弥足珍贵,日本的文化硬件如此的不堪,劫掠邻国陶瓷工匠与文化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征韩之论之搬上议程已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了。
中国自古边患不靖,但北方游牧精骑多只是骚扰边塞或是南下牧马,也不过是求得生活上的喘息而已。而日本三岛,孤悬海外,仅以一旅之众竟然会有雄霸亚洲之心,而且后来还真的付诸于行动,如非失心病重又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