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收复台湾前,郑成功在厦门待了15年,都在忙些啥?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6487,阅读时间:约13分钟

▲大坪山上郑成功雕像高166.2米,意为1662年收复台湾

编者按:关于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大家更熟悉的是他收复宝岛台湾的壮举。而他在收复台湾前的抗清经历却没得到太多介绍。其实在收复台湾前,“海贼王”出身的郑成功,就以海岛为基地,进行抗清行动。这种“以岛攻陆”的军事体系,实用价值到底如何呢?本文就分几个层次来说说明末的郑家军如何使用海岛中的厦门、金门二岛。

▲航拍二岛

明代厦金二岛的军政区域及地理位置

明初,为了加强沿海地区的统治,同时防御倭寇,便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由名将周德兴(朱元璋老乡)在福建设置了永宁卫,永宁卫中的厦门中左所和金门所就是在此时设置的。到了嘉靖年间,沿海地区常年处于抗倭的第一线,所以厦金二岛当地居民自然都“民风彪悍”,且精于海战。随后明廷又在万历二十一年增设澎湖游兵,天启元年又增设“福建游击中左所”,均驻扎厦门。从此厦门成为海防军事重镇。而厦门、金门二岛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闽南与粤东一带岛屿的中心位置。①此处出发,南下经广州、澳门达交趾、占城等地贸易。北上可达长江口,入长江后更可去武汉、成都等陆地中心城市。后期郑家军控制台湾海峡后,航线控制范围增加到了北上通日本,朝鲜。南下通吕宋等地区。

郑芝龙时代的厦金二岛

郑家军始于郑芝龙(据说他还是个天主教徒)。此人在天启元年在澳门当葡萄牙语翻译,天启三年在日本通商时被海商李旦收为义子,同时又与另一海商颜思齐拜了把子。天启五年李旦死后,郑芝龙兼并了其余部众并与颜思齐“合流”,企图推翻德川幕府。事败后逃到了台湾。并在此重新建立了根据地。不久后,颜思齐病死,郑芝龙再次兼并了其部众。至此,郑家军雏形已经显现了出来。到了崇祯元年,明朝各地已经战火不断,根本无暇顾及东南沿海的各种海盗势力。而郑芝龙很早就着眼于厦门的重要地位,所以当年六月,他向厦门官员许心素行贿,想在厦门开展贸易。结果,行贿的钱进了许心素自己的腰包以后,他玩起了“黑吃黑”。郑芝龙盛怒下与当地明军开战,在厦门湾斩杀了许心素之后就占领了厦门。从此时开始,直到郑成功去世,厦门就成了郑家军的重要据点。而根本无法剿灭各海盗势力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最终只得采取招安的方法,与郑芝龙达成“默契”:让郑芝龙去剿灭海盗。所以郑芝龙摇身一变成了明朝的“福建海上游击”。此后的他率部众相继消灭了李魁奇、刘氏兄弟、钟斌等海盗势力,随后又在金门的料罗湾击溃了海商刘香与荷兰人组成的“联军”。三年后,他又彻底消灭了刘香。至此,郑家军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并且占领了同时也占领了澳门、南澳、诏安、云霄、铜山、海澄、厦门岛、金门岛及安海等地等沿海岛屿及城镇港口。而这些“以点连线”的海岛,也成了郑家军日后的生命线。

▲郑芝龙剧照

郑成功起兵第一阶段

但是这样的局面也随着郑芝龙的降清发生了变化。好在他儿子郑成功举起了反清大旗,郑成功此时的目标很明确:反清复明,事实上在起兵之前,郑成功曾多次劝阻郑芝龙投清。并分析形势说:“福建之地可凭险设伏,海上贸易可供粮饷,以此地可召天下”②这种以沿海为根据地,开展海上贸易然后再相机进取中原的策略。在当时来看,这也是唯一可行的方略。而之后郑成功与清军多年的拉锯战也证明了这点。先让我们看看郑成功在领兵初的战绩:1647年7月,郑军攻漳州海澄,未克。8月,攻泉州,未克。1648年3月,郑军攻同安,攻克后继续攻泉州。未克。清军趁势攻下同安城。1649年3月,郑军攻克漳州漳浦县、云霄县。7月,攻漳州府未克。1650年1月,郑军攻广东汕头,未克。此阶段的郑成功起兵三年有余,但根据地只有南澳岛一隅,兵力、粮饷等严重不足,所以这样“寸土未得”的战绩也并不意外。但有了金厦两岛以后就不一样了。当时的金厦两岛当时被郑彩(胞弟)和郑联(叔父)占领。郑成功采取了施琅的计策,于中秋节秘密地带兵到厦门暗杀了郑联,郑彩见此,只得交出了自己的兵权。由此郑成功势力大增。

▲施琅雕像

郑成功时代的厦金二岛

郑成功占领厦金二岛后军队编制上沿袭明制:设五军,五军之下设镇,每镇五协。每协五正领,十副领,每副领管十班,班设班长(每班五十人),每十班中,步兵六人,弓箭手四人。其中左右虎卫镇是郑成功的“近卫军”,也是最精锐的部队。行政方面,也仿效明制设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官(但未设立“尚书”职位)。随后为招纳明遗臣、士绅,和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又设储贤、育胄二馆。另外还将厦门改为“思明州”,并设立知州事。经济方面,厦门港原本在郑芝龙的时代就是当时全国最大对外贸易港口,巨额的“洋”,使得郑家早就富甲一方。此时凭借多年在日本的人脉关系,重新开启了与日本的贸易,于是郑成功建立了以厦门为中心,东启日本、西至交趾、占城,南达台湾、吕宋等地的庞大贸易网。开启了以商养战的经典案例。③军政、粮饷等问题解决之后,郑成功开始设置演武亭(今厦门大学运动场)操练兵马。《从征实录》记载他经常亲自督操,④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铁人军⑤。在演武亭旁还设置了演武池,以供训练水师之用。而水师兵士之选拔更甚陆师:其基本条件为水兵手执械,游水时水只能淹至腰间,不能齐胸。所幸水师中大部分是芝龙旧部,有数十年海上生活斗争经验,一向倚海为长城,又尤以漳、泉、潮、惠一带沿海者居多。⑥

▲铁人军

而就在得到厦金二岛之后,郑家军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开始对于粤东潮惠、闽南漳泉等沿海城镇的攻击可朝发夕至,甚至江南沿海都处在了其攻击范围之内。所以郑清两军开始了艰苦的拉锯战。

郑成功起兵第二阶段

同样也来看下第二阶段战绩:1651年2月,郑成功奉永历诏入粤勤王。3月清军偷袭厦门,劫掠后撤走。1651年5月,郑军攻克海澄县磁灶大捷。1651年12月 郑军攻克漳浦县小盈岭。1652年3月,郑军攻克漳州海澄、长泰县。同年5月,攻打漳州府。经多次攻城未克,只得长期围困,至10月粮尽。郑成功只得撤围。1653年5月,清军攻打海澄,双方攻守多日,战况惨烈,清军未能攻克。1654年年初起,清廷企图招降,遭郑成功拒绝。10月,郑军再次攻打漳州府。清军守将刘国轩(日后郑军重要将领)开城投降。漳州府攻克后。郑军攻泉州未克。1655年7月,郑军第一次北伐,攻克舟山。同年11月爱新觉罗・济度领兵南下。1656年1月,清军收复福建沿海城镇,3月攻厦门,被郑军击退。4月郑军攻广东揭阳未克。5月海澄守将降清。随后郑军收复海澄未果,7月第二次北伐,连续攻克福州、台州、温州等沿海县城,但均未久占。1657年3月,郑清两军激战于福州闽安县,未分胜负。11月郑军攻打宁德,斩杀清军主帅阿克襄。1658年,郑成功凭借10多年里积蓄的力量终于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北伐。但这次在舟山的海上遭遇了风暴,众多船只被毁,郑军得在舟山修理船只,直到1659年5月才再次踏上征程。8月郑军已至南京城下,本来胜利在望了,没想到郑成功居然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最终北伐功亏一篑。只得再次返回厦门。

▲郑成功北伐路线

至此,郑成功再未有过北伐,而起兵抗清的10多年里,前3年,在无根据地的情况下只得“屡败屡战”,有了厦金二岛之后总算有能力与清廷展开拉锯。期间虽然偶有斩获。但终究未有大胜。那么这种以海岛为根据地发动战役的利弊到底如何呢?

海岛战略的攻守利弊

从战略上来说,若能全盘控制中国沿海的岛屿与海湾,并将岛屿“链接”起来,以拱卫厦金二岛,那么至少在明末清初的时间段里“自立乾坤”也不是不可能。至少清廷曾经多次招降过郑成功。究其原因无非就是顺治年间的清廷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海战。反观此时的郑家军得海岛之利,进攻时就“以舟代步”,这样进军速度比陆地上快得多,且行踪不定。每次攻击都能“快、准、狠”。防守时,夏金二岛虽靠近陆地,但二岛可谓是当时真正的海上堡垒,且有潮汐风期相助,得此地利,易守难攻之势显而易见。除此之外,掌握了这些“沿海外围”的海岛,还能靠海上贸易自给自足,所以终郑成功之世,除1651年入粤勤王被清军偷袭和1656海澄守将降清外,其余清军的海上攻击都以惨败而收场。但是海岛攻守有利也有弊。厦金二岛虽有地利,岛上却只是弹丸之地,毫无战略纵深,所以郑成功一直在沿海漳泉二州与清军反复拉锯就是给二岛建立外围“屏障”,而“屏障”若失,那就只有海战一搏,海战再败,清军便可将其长期围困,三藩之乱时清军反攻阶段的海坛崇武海战便是一例。

▲现泉州崇武城遗址

所以就海岛攻守战略而言,郑军虽多有小胜,却从无大胜。小胜容易是因为漫长的海岸线,处处都可攻其不备,大胜难则因为“以岛攻陆”只可攻一隅之地,若要继续扩大战果,还需有庞大的陆军对已攻略地区长期占领。郑家军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陆战,南明也“气数已尽”,无论大西余部李定国、大顺余部夔东十三家等,皆无力策应。最终郑成功虽然敢于北伐,奈何孤军难有成就,南京城下兵败之后,郑成功只得再次撤回了厦门。而清廷还趁势夺回了漳泉二州。那么漳泉二州等“战略屏障”如被清廷收复,又该何如保卫厦金二岛呢?

海岛攻守战术的典范:搏杀厦门海

事实上海岛的攻守,无非就是海战与登陆战,攻守双方都需要以正确的战术来应对。1660年郑成功在北伐失败后,清廷趁势南下。当年正月,顺治命镶黄旗战将章佳・达素为安南将军,号称统领水陆20万大军企图一举歼灭郑家军。到5月漳泉二州被清廷攻克,清军调集沿海大小船只近千艘,随后兵分三路,一路由福建总督李率泰、黄梧(郑军旧将)统领,率水师从海澄出发攻打郑军水师基地:厦门港,一路由达素、施琅(郑军旧将)率领从同安出发跨海在厦门岛北部的高崎赤山坪登陆,同时又还调广东水师许隆、苏利部前来助攻。

▲郑成功纪念馆内明船模型1

▲郑成功纪念馆内明船模型2

反观郑军虽在北伐中损失很大,只有大、小战船500余艘。陆师更是在南京城下伤亡惨重,水陆两军仅剩不到七万,所以无论兵力,战船都连清军一半都不到,所以郑成功非常清楚,清军一旦登陆,凭自己手上的陆师根本无法在陆战中取胜,唯一可做的就是海战一搏,为此他的作战部署是:陈鹏(开战前被策反)率领所有陆师坚守北部滩头,抗击北部同安方向前来登陆的清军,郑泰率领小部水师从金门出发,进至诏安东山一带海面,拦截从广东来的清军水师。郑成功本人自率水军主力扼守厦门海,迎击清军李率泰、黄梧统领的清军水师主力。并将本方战船在厦门海峡内外展开纵深排列:陈尧策、周瑞率大船20艘为前军并将船队队形一字排开,以阻挡清军进入厦门港内,陈辉率一部藏于鼓浪屿东面,马信、洪旭、林顺、周全斌等率后军主力扼守厦门港。自己则将指挥所设在了鼓浪屿日光岩。(原址民国时改为西林别墅,1962年改为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

5月10日上午8时,惨烈的海面搏杀开始了。此时的郑军水师处于潮汐逆流阶段,清军水师在顺流下由黄梧率领,攻势凶猛。而且黄梧率领的船队中有将近100艘带撞击角的大船,这样一来,清军就以多船攻郑军1船,再加上,清军船只采用“撞击与跳帮”战术,以便发挥登舰之后近身作战的特长,郑水军陈尧策和周瑞两将开战没多久就阵亡。上午10时,眼见前军部队基本消耗殆尽,郑成功下令陈辉出鼓浪屿东面侧击进入厦门海峡内的清军战船。郑军趁着海面潮汐逆流已经转弱,开始使用火器,一些清军战船被击中起火。另外还用受损的战船装满火药,当清军战船围上来时,只留一人将其点燃,引起爆炸,以一船代价换取清军多船。清军水师遭此打击后,改变了战术。开始拉开了间距,并朝上风方向绕去。

▲纪念馆内海战图

中午12时,潮汐开始转为顺流,在鼓浪屿山顶上指挥作战的郑成功见此情景,立即挥动令旗,调主力船队出击。憋了许久的郑军水师主力开始顺着潮汐发起总攻,并仗着火器优势不断轰击清军战船⑦。而郑成功本人也多次换船,赶往第一线,亲自参与了海面搏杀⑧。而清军水兵原是步兵,未经过海上训练。顺风还可站立,一遇逆风,战船上清军就头晕目眩,根本无力再战。下午2时,未遭遇清军水师的郑泰(清军广东水师未如期赶到)也率军赶到了厦门湾,对清军船队完成了合围⑨,兵败如山倒的清军水师,船只不是被毁,就是被俘,战死的清军尸体几乎填满了厦门海⑩。而陆战结果也一样。在高崎守卫的陈鹏因被施琅策反,所以从同安出发的清军在渡海时未受阻挡。但在登陆以后准备接受陈鹏投降时,其部下陈蟒突然向清军发起了攻击,而所用的几乎都是火器,弓箭等远程武器,身披重甲的清军在海滩泥沙中行动不便,几乎都成了活靶子。见此情景,陈鹏的被策反成了“诈降”,也加入了攻击,后续清军见此,干脆直接转舵逃回了同安。至此南明阶段的最后一场明清之间的战役:厦门湾海战落下帷幕,清军在一天之内全线溃败,阵亡高级将领60余人,号称的20万水陆大军,除少部分被活捉和投降外,基本全军覆没。战后,主帅被贬职,清廷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海战,只得采取海禁。

▲泉州郑成功碑林

从战役结果而言,郑成功的海战战术明显强于了清军。此战中,双方将领在海战战术上,都将战船和潮汐作为战术的依托,但是这样的战术依托对清军却并不适应,因为任何战术都需要有执行能力的人去完成,而长年只能以陆战为主的清军,明显没有这样的执行能力。反观另一面将厦门岛作为大本营的郑军,已经没有了外围据点作为战略屏障,那么海战就成了唯一的战术屏障,而单以海战战术来说,郑军大多数兵将都从小生长在海边,其运用、执行能力比清军高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即使郑军获得了如此大胜,充其量也只是一次战术胜利,而且是最后一次了。因为就明王朝整体而言,偌大的江山都已经易主,困守厦门一隅之地的郑成功最终也只得将目光投向了台湾。

▲鼓浪屿郑成功雕像

注释:①《金门志》、《厦门志》:“厦为漳郡之咽喉,金为泉郡之下臂,厦则大屿盘礴,近帖内地,蕴之以贫Y,辅之以鼓浪,高居堂奥,雄视漳泉。金则西连烈屿中左,南达担屿、镇海,料罗尽其东,官澳极其北,虽土壤之广,厦与金同为海洋之锁钥,全邑之藩篱,尤要于厦也”,又称“金厦东抗台澎,北通两浙”。

②《台湾外纪》:“闽、粤之地北方,得任意驰驱,若凭高恃险,设伏以御,虽有百万,恐鸟亦难飞过。然后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开海道,兴贩各港,以足其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虎不可离山,角不可脱渊,离山则失其戚,脱渊则登时困杀。”

③《台湾外纪》:“遣使同好日本…… 日本相助铅铜…… 令官协理铸永历钱、盔甲、器械。”《海上记略》:“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遍买人心,而财用不匮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④《从征实录》:“日夜出督操练,计半月官兵操习如法。”

⑤《明季南略》:“俱铁甲胄铁头面子,止露两足,用长刀砍骑,锐不可当。射中其足,则拔箭更战。”

⑥《从征实录》:“水兵必试出苦……能“托身寸板、跬步摇肛……以舟楫代舆马,以江海为地 ……求惯海之人,能狎风涛,而耐劳途,以楼肛当行楼,以走舸当骠骑。”

⑦《海上见闻录》:“炮声如雷,隐隐不绝,烟火迷江,咫尺不辩。”《建国记》:“风吼涛立,一海皆动。”

⑧《台湾外纪》:“功嘱何义守坐驾,自下八浆快哨,来往摧战时近午,潮涌风发,四处齐进。”

⑨《台湾外纪》:“郑泰又命水师镇蔡协吉,率赶缯船二十只,从浯屿继进,合大船于鼓浪屿后象鼻前,横攻焚杀”。

⑩《台湾外纪》:“清军船风不利,潮又逆互相触坏……遂溃,僵尸满海”

郑成功诗句名句:1.子尝闻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2.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3.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4.缟素临江誓灭胡,雄狮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5.西山何其峻,嘎岩暨穹苍。藤垂涧易陟,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仰看仙岑碧,俯首菜花黄。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忽见林禽翔。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嗽腭争峡虮,青翠更苍茫。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傍。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512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