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起源或被揭开?科学家在蝙蝠身上,找到最接近新冠祖先的毒株

根据最新研究,在中南半岛最常见的石灰岩喀斯特(岩溶)地貌的洞穴中,科学家们找到了最接近新冠病毒祖先的冠状病毒毒株,这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揭开新冠病毒的起源之谜。

关于新冠病毒的新发现

自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关于新冠病毒溯源工作就成了科学家们的重要研究领域。一直以来,美国都在造谣“新冠病毒起源于实验室”,不过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新冠病毒大概率是从自然界传播到人体内的,而非实验室当中制造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新冠病毒是从自然界而来的,那之前该病毒的宿主是什么呢?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这篇研究引起了学术圈不小的轰动。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科克霍夫点赞并转发了一条论文作者的推特并表示,感谢这位作者分享的研究结果,如果人类想要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不是通过政治,只有通过严谨的科学合作,分享成果以及持续深入研究才可以。

这篇论文到底说了啥?

要了解这篇论文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病毒到底是如何感染人体的。病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的尺度大概是在细胞级别。

细胞虽然很小,但结构很复杂,由细胞核,细胞器和细胞膜共同构成。

细胞核当中存在着遗传物质DNA,它可以指导RNA合成蛋白质,从而实现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指挥中心,而真正在起作用的是DNA。除此之外,人体细胞是有膜结构的,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在人体细胞膜表面有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质受体,它就好像是大门的“锁”一样,外界的东西只有适配了这些蛋白质受体才可以进入到细胞当中。

而病毒呢?它其实就是一串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共同构成,这里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当病毒没有在宿主体内时,它是无法繁殖的。

但如果病毒入侵了人体细胞,它就有可能可以通过自己这层蛋白质外壳和人体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蛋白受体结合,然后进入到细胞当中,然后开始大量繁殖。

病毒能不能入侵细胞,取决于它的蛋白质外壳和人体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受体是不是适配。

如果其他动物身上的病毒可以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蛋白受体结合,那说明这个病毒具备了跨物种感染人类的能力。

新冠病毒就是如此,它能够与人体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打开进入细胞的“大门”。这里的“ACE2受体”被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研究。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喀斯特的洞穴中生活在一种叫做马蹄蝠的蝙蝠。

来自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数百只马蹄蝠与新冠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的冠状病毒中,一共发现了3种冠状病毒,被分别命名为: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

其中BANAL-236的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仅相差了一两个残基,也可以和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到细胞当中。

因此,这些蝙蝠体内的3种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一样,具有相同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

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同时也是巴斯德研究所病原体探索领域的负责人马克・艾利奥特(Marc Eloit)称:这是科学家迄今为止找到的新冠病毒最接近的祖先。

这些病毒甚至有可能促成了新冠病毒的起源,并且存在着在未来直接传播给人类的潜在风险。因此,基于这些冠状病毒的研究,很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更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

新冠病毒起源的研究

不过,科学家还不能直接认定这就是新冠病毒的起源。研究人员曾在老挝四个采样地点捕获了645只蝙蝠,其中包含了有46品种的蝙蝠。通过对这些东南亚蝙蝠的研究,他们发现,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具有多样性。

也就是说,或许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些潜在的冠状病毒,它们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可能比BANAL-236更加接近。换句话说就是,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或许还没有被找到。因此,只有持续不断的大量采样,并及时分享结果,才有可能最终破解新冠病毒起源之谜。

同时,这项研究也给人类一个警示,那就是能够跨物种传染给人类的蝙蝠冠状病毒很容易在自然界中出现,而且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其实际上会给人类的未来带来未知的风险。

316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