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脚本格式当导演(拍摄微电影脚本)

电影剧本的剧本格式

基本格式如下:

1、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剧本分类

随着微电影不断的发展,微电影剧本的分类也越来越成熟,从单一的电影剧本创作转向微电影剧本的分化,比较时尚的分类有爱情微电影剧本,励志微电影剧本,感人微电影剧本,现实微电影剧本,广告微视频剧本,到越来越细化的单个分化,微电影剧本的不断分化,也正是说明了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正规化。

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1万到数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内容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由于这类短片较之电影作品,门槛低、参与度高、传播效率高,在京沪领一时风气之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以著名导演贾樟柯为例,其团队没有拍摄进入电影院线的大片,而拍摄了50多部微电影,但是此种艺术形式在京沪广之外的城市尚属少见,在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是主角的网络互动的时代,微电影的特质导致其在网络时代势必兴盛,也成为文化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

剧本应该怎么写,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工具/材料

纸和笔。电脑。思路。故事。

01

写剧本首先要脑子里面有一个比较好的故事。

02

按照故事的线路去写一篇编剧的大纲。

03

大纲写完之后,再根据故事的线路去落实剧本的内容,也就是开始码字阶段。按照规范来修改你的剧本,必须要符合我们大陆剧本的规范。一般剧本都是按照大陆规范写的。现在剧本的具体格式可能比较多。比如大陆格式,香港格式和好莱坞格式,还有一种是台湾格式。

04

第一种是文学剧本,也就是编剧提供的最初的剧本。

第二种是分镜头剧本,细化了的分镜头剧本可以成为拍摄的依据,是导演的工作台本。

第三种是实拍镜头记录本,是对实地拍摄的记录。

所以这时候就要注意剧本的格式了。

05

完成剧本之后就是最为麻烦的审核审批,要注意各方面,还要满足导演要求,会修改剧本的地方会很多。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特别提示

内容一定要三观正,不能涉嫌违法违规。

微电影剧本格式?谢谢!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1、偏重文学性的剧本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

(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

[示例一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

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 “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

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

徐志摩: “来,来, 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 久仰! 志摩早就说了,

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 “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 “好了好了, 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 “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

(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

[示例二

(1)校园(外 日)

俯看,浓郁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

越过大片树林,看见一片湖水。

湖光粼粼,杨柳依依。

湖畔的长椅上,相依相偎的恋人,埋头读书的学生。

对面,几幢红砖大楼,由远而近。

(2)机房(内 日)

齐雪竹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着电脑屏幕。

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跳动着。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

齐雪竹看着屏幕低声念着。

字幕:齐小姐:我们已于4月16日收到您寄的电子邮件,您在信中回绝了我校给您提供的入学机会及奖学金,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祝您好运……

齐雪竹呆呆地看着屏幕,抬起双手,插进自己头发里,摇着头,痛苦而困惑,喃喃自语: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声音越来越大,在大楼里回响。

(3)教室(内 日)

萧锋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道德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别人肯定也不想得到。譬如说……

呼机的响声。萧锋住口,皱着眉头往下看着。

台下, 学生们回头看着, 目光集中一个学生身上。

学生满脸通红,低头把呼机关上。

萧锋淡然一笑:譬如说,假如你是个老师,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你, 那你肯定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

教室里又响起了呼机声。

萧锋停住嘴,皱起眉头,看着底下的学生:谁的呼机?肯不能关掉?

学生相互看着,有人摸出呼机来看着。

萧锋神色严厉:把呼机都给我关掉!

有学生笑着:老师,是您的呼机!

萧锋伸手往腰间一摸,把呼机拿出来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哦,对不起!

学生们看着萧锋,哄笑。

(3)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作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

[示例三

(1)外景。泰晤士河口,日落。风在尖声呼啸,宛如鬼啸。远景。小男孩匹普沿着河口岸边跑来,他沿着弯曲的小道跑向摄影机,摄影机用跟摇镜头拍摄。小道旁边竖着一个把犯人尸体示众的绞架,匹普经过绞架时抬头看了一眼。渐化。

(2)外景。教堂墓地,匹普的中景。他拿着一束冬青枝,爬过倒塌的石墙。当他从墓地和老坟旁边走过时,摄影机跟着他摇向右方。他走向其中一块墓碑,在它面前跪下,摄影机继续摇拍――现在是他的中景。

(3)中景。匹普跪在坟前,风还在呼啸。匹普拔掉一棵凋谢的蔷薇丢在一旁,又重新拍好土,然后把那束冬青枝放在坟顶工靠近有字的墓碑旁。树枝的折裂声。

(二)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亦称导演剧本或导演台本,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电视剧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电视剧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电视剧全面设计和构思的篮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我们把[示例二改写成分镜头剧本,从中体验一下两种剧本的不同差异,也可看出编剧与导演不同的视角。

(三)完成台本

完成台本被称为镜头纪录本。是在整部影片拍完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任务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英尺数。它的格式与分镜头剧本基本相同,但对场景只作简略提示

求微电影剧本格式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一般术语∶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

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

你知道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吗?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也带动了脚本写作的需求,那么脚本到底怎么写呢?我为大家搜集和整理了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解决问题。

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1

分镜头脚本的构成格式包括镜头序号、镜头运动、景别、镜头时间、画面内容、演员调度、场景设计、演员台词、解说词、广告口号、音乐、音响(效果声)等。 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 一般按镜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画成表格,分项撰写。 若是有经验的导演,写作时在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此。

(1)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组成影视广告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拍摄时,不必按顺序号拍摄,而编辑时,必须按顺序号进行编辑。

(2)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台一3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工作,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连接,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若是采用单机拍摄,后期再进行编辑的录制,标出的机号就没有意义了。

(3)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它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能根据内容、情节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4)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如推、拉、摇、移、跟等,和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如分割画面和键控画面等,以及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如切、淡人淡出、叠化、圈人圈出等。 一般在分镜头脚本中,在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的组接技巧。

(5)时间。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是以秒去标明。

选自《人人导演网》

(6)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 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有时也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是属分割两五部分合成,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7)解说。对应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

(8)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9)音乐。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

(10)备注。方便导演记事用,导演有时把拍摄外景地点和一些特别要求写在此栏。

拍摄脚本的撰写格式2

短视频脚本该如何撰写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企业营销的必备手段。想要拍摄出优质的短视频,那么短视频脚本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才能快速完成一个短视频脚本策划?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写短视频脚本。

第一步:明确主题

明确主题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锁定目标群体,要搞清楚你写的东西是给谁看的,根据受众需求决定脚本的主题。短视频脚本怎么写

第二步:搭建框架

基本主题确定后,就要开始搭建脚本框架。这个框架的核心是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包含:角色、场景、事件。

由于目前我们写的脚本是供短视频使用,所以需要在有限的文字内,设定类似于反转、冲突等比较有亮点的情节,突出出题。

第三步:填充细节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短视频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短视频和一个坏的短视频可能有相同的故事大纲,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是细节是否在移动。如果主题是树干,框架是树枝,细节是树叶,我们可以用树叶来判断树是否健康。

细节可以增强观众的表现感,调动观众的情绪,使人物更加丰满。在确定了需要执行的细节后,考虑使用哪种镜头来呈现它,然后编写一个非常具体的快照脚本,细节也是调动观众情绪的重要枝干。此处的细节也就是短视频的分镜头,分镜头脚本即将文字转化成可以用镜头直接表现的画面,通常分镜头脚本包括画面内容、景别、摄影技巧、时间、机位、音效等。

基本上满足以上三个要点一个短视频脚本策划就完成了,对于营销团队来说,脚本是提高效率,保证主题,节省沟通成本的重要工具。

41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注册